時間: 2010年3月9日
講師: 李耀華 製片
題目: 國片與華語片之定位
楊舒詠記錄整理
l 個人經歷 (主要分為兩個時期: 春暉Sunmovie發行,後成立電影製作公司)
- 台灣電影圈第一部以製片導向的片子 – 十七歲的天空。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北上來台打拼的楊祐寧對著偷穿雅痞男鄧肯的西裝,
看著衣領上吊牌唸出G-U-C-C-I…….JUICY!!!)
- 以往梅花、絕色、總統三家戲院挑片方向不盡相同,發片商希望公司同仁能夠了解觀眾喜好,所以在假日時會定期派員到場親自剪票、與觀眾互動,了解可能的觀眾群,並在每個禮拜一依照票房,分析各影片成功因素,構思行銷策略,同時必須看各種類型的電影、了解不同戲院型態(如社區型戲院和商圈型戲院播放的片型就會有所不同)、和影音系統業者保持密切互動。
- 多跑國際影展以了解不同地區電影觀賞品味,能夠先向熟識的片商要求提供試看帶、導演和製片也能夠帶著故事大綱/劇本到場找有意願購買的片商,趁勢宣傳,或者能夠和其他同行業者交換意見,推薦演員,有些大製作影片能夠在影展開始前就成功找到買家。如盧貝松。
American Film Market
Cane Film Festival
Berlin Film Festival
- 前製過程中務必先設定該片的主要目標觀眾群以及次級目標觀眾群,以國片為例,同志片和恐怖片型大致都能維持基本票房。
- 製片要能夠清楚掌握整個拍攝過程(包括時間、資金調節、現場人力調度等),影片殺青之後的宣傳和行銷、幕前幕後crew、團隊的合作關係,特別是預算部份,要有先預估市場收益然後往回推算可能票房的能力。還要常常接觸票房,對數字敏感度高,才能了解哪些是可以量化計算的。如前述提到大致維持基本盤的同志片和恐怖片,可推估出每個國家整體營收,加總高標低標,初步做好找TA來看,上片前可先賣給海外國際代理,初期知道反應好加碼宣傳。
- 市場是一個持續性的觀察,然後嘗試,解決那些不可預期之變項,完成電影。
l 跨國/大陸合作經驗與心得
- 電影是偏向以文化為基礎的娛樂產業,難以全數移植或複製。好萊塢市場電影在瓦解中,缺乏龍頭帶領,任何一個國家影片離開出產國之後就成了他國的藝術片。
- 中國和台灣市場在資金運籌(動輒上億/得來不易><)、工作人員專業品質(權責劃分很清楚,每一個小組到拍攝現場就能夠馬上進入狀況)、拍片環境、演員積極度(Z咖都能演)和法規健全性上都有很明顯的差異。而在中國拍片,如何「成功的與人交涉」尤其重要(切記「以夷制夷」、大陸官場文化複雜)。
- 而大陸缺少導演和製片,相對而言也可成為台灣電影市場人才培育方向的參考;中國影視市場進入門檻不高,台灣劇組拍片的動機和誠意容易被感受到,而且我們擁有最可愛的台灣觀眾。(賞一個大心^^)
- 兩地合拍的可能困境包括: 兩岸風土民情差異、大陸影視審查制度嚴格、觀眾品味不同。許多例子可看出在大陸票房好的片子未必在台灣能夠引起共鳴(如:瘋狂的石頭、鬥牛、集結號等等)。於是所謂合拍到頭來只是制度上合作。而最殘酷的現實在於中國不需要台灣,但我們需要他們市場。
- 台灣的國片市場已逐漸成型,建議多加產製中型製作(成本保持在3-4千萬),避免過多大製作作品。
l 國片成功的理由/ Q&A
1. 大家為什麼喜歡【艋舺】?
【海角七號】是國片市場中的意外(奇蹟)、【聽說】讓大家覺得好看、【冏男孩】成功原因在於行銷策略奏效但光芒仍被海角蓋過。聽片首周只有100出頭萬、之後配合聽奧和成功的口碑行銷,票房發酵一舉高達三千多萬。艋舺票房的成功,主要仍和製片李烈的魄力與人脈養成、天廷雙帥的號召力夠為主因。
2. 【練習曲】未獲得熱烈討論?
製片覺得華納發片只有9隻拷貝、考量戲院放映檔期過長、全省跑三個月試片導演本位之拍攝動機,雖引起小折/環島狂熱,但電影本身的製作過程到後期行銷仍屬特例,難以複製。
- 如何讓外國劇組選定台灣做為拍片場景/台灣能夠脫穎而出的優勢?
有賴政府提供補助、中國審片單位審查制度仍過於嚴格
4. 春暉養分難得,現在如何培養/ 給製片人的建議?
- 銀行太計算具體,無法配合長期挹注投資。小額投資人風險高,回收期長,最好還是找對電影有信心的投資人。艋舺固然一鳴驚人,但對於營利為主的企業家而言,回收比例仍太小,無利可圖,所以政府輔導金的申領還是極為重要。
- 多參加國外影展以培養電影嗅覺,關心美中台三地電影市場票房,各類型
影片都要看,看完要能對數字有感覺。
留言列表